2015-02-26 海匯自動化
30年的高速發展,標志著生產線的快速增長。以往生產線追求的核心指標是能力和效率,最終出現產能過剩,利潤低下,甚至賠錢。未來5年的生產線,追求的核心指標是成本,誰的成本低,誰就能挺過嚴冬,艱難的生存下來,否則就會被淘汰掉。
從能力型生產線轉為成本型生產線,需要進行艱苦的創新與改造。這里所說的改造,不是傳統的硬件改造,而是“軟”改造。軟改造主要是在認識上、管理上、制度上、標準上、流程上、經驗上、方法上、技術上、軟件工具上、智能上的改造。改造的目的是降成本,改造的思路是軟件。
傳統生產線軟件系統設計的靈魂是能力和效率,新的生產線的靈魂是成本
為什么這樣的改造是痛苦的?因為要否定過去的自我,因為是看不見的改造,因為是智慧上的努力,因為是對以往ERP、MES、SAP等軟件系統的革命……
不進行成本改造的生產線必將被落后,不進行成本改造的企業必將被淘汰。
|